来自丽江: 宣科-丽江死了!!

Filed Under 中国旅游 By 旅行者
Posted on 本文最后更新于
From links http://www.mjjq.com/blog/archives/123.html

     丽江已经死了!说这句话的是宣科,对,就是那位让全世界都知道了纳西古乐的传奇人物宣科,74岁的宣科。
  他是对着黑压压的听众说这番话的。他说,现在居住在丽江古城里的,80%都是外地人,当地人把铺面房租给这些外地的生意人,自己搬到远离丽江的地方,盖别墅奔小康去了。

  街上的游人摩肩接踵,午夜都不得消停。店铺一家紧挨着一家,当地人生活的痕迹需要特意到偏僻的地方才可感。尽管这里的温度比许多正被高温蒸煮的城市低了十多摄氏度,可还是不断有人下到流淌的泉水中戏水,他们把这从玉龙雪山融化渗透而成的美好流水当洗脚水了。这些游客同志们或许以为自己花了钱,就拥有了糟蹋的特权,就像一个花钱买春的嫖客,为了够本,只会折腾,不会怜惜。


  丽江是这样的热闹,可宣科却说它已死。这句话由谁说出来都没有由他说出来更让人心惊肉跳。这让我想起“发现周庄”的陈逸飞也曾痛苦地说:“我把周庄给害了。”

  都市里的人们来到古城古镇,本为寻找古老的流风余韵,我们奔着那原汁原味来,一不留神却因为太热烈的追捧和精明挤走了原住民,在别人的庭院里反客为主,把那里变成外乡人互相讨价还价的集市。

  听宣科们的纳西古乐,听那些胡子白白的老先生用一千多年前的旋律吟唱“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眼里止不住一阵阵的泛潮,那是一个亡国之君的哀音,是快要被我们这些来自文明中心地带的汉人遗忘近尽的遗响,却拜托一个从来不曾强悍、尚文不尚武、柔情温顺的民族保存了下来。

  我在丧家的门楣上看到“除服”两个字,看来,这家的老人过世已经三年,后人守孝三年期满了,我又在另一个人家的门上看到“于归”二字,知道这家的闺女刚刚嫁为人妇。“除服”、“于归”这些字眼除了一个学中文的人,大概已经没有几个人知道它的意思了吧?感谢丽江,感谢这个热爱“天雨流芳”(纳西话“读书去吧”的音译)的民族提醒了我们,我们原来真的是出生在一个诗礼的国度,我们的文化曾经这样的典雅精致,我们的汉字汉音是这样的美好。

  于是,脑子里老是响着一句话“礼失而求诸野”!

  老房子、老礼数、老规矩、老味道在一个边城被保存了下来,是因为这里不那么发达,不那么开放,不那么“与时俱进”,是因为这里的人们依然认定这些老的旧的东西是有价值的,而这些老旧的东西在它的原创地,已经被翻来覆去地反思、批判、扬弃了不知道有多少个回合,那里的人们甚至把它当做扑向现代化的负累,必欲除之而后快。而今,自以为现代化了的人们又反过来对这份古和旧趋之若鹜,迅速把丽江变成一个热得不能再热的旅游焦点。

  没有所谓的商业炒作,这些古老的东西不可能被更多的人注意到它的价值。就像纳西古乐,如果没有宣科亦庄亦谐的“脱口秀”,如果没有他合于市场营销法则的推广(包括利用一些政治人物作为招徕),究竟会有多少人知道它,走进它?被火热的现代生活鼓噪的当地年轻人还愿意学习和继承这一门古老的技艺吗?

  可是,宣科哀叹道:丽江已经死了!

  确实,在无兵祸、无天灾的时代,异化和毁灭一种古老文化没有什么比市场经济、商业游戏更有力、更彻底。

  一个美丽的原乡,被发现了、被热爱了,被越来越多的人热爱了、被毁坏了、被抛弃了。这是一个神奇的吊诡,荒唐又合乎逻辑。在得失、成败、存亡、绝续的两端,一定有一个最合适的区间,只是它的弹性很小,需要我们小心保持一种平衡。

  保持这种平衡是一种艺术,或许还是一个很玄的哲学命题。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固定链接  |  归类:中国旅游  |   发布于:2005-06-21 02:48:14

上一页:桂林自然风景图片

下一页:通用网址奇袭运营商通路,网络实名危险-ZT

Comment


Post a Comment

(必填)

(必填) (不会被公开)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