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色达-壮观神圣的净土
Filed Under 四川风光摄影 By 旅行者
Posted on 本文最后更新于2007-08-22 14:23:08
From links http://www.mjjq.com/blog/archives/1697.html
色达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县,和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班玛两县接壤,是以藏族为主的纯牧业县。色达古为西羌,唐为吐蕃,宋元亦为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领地。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和具体的现有条件,色达如今仍是四川省甘孜州17个县中唯一没有对外开放的县。色达是藏语“金马”的意思,以在这片富饶而美丽的草原上曾发现过“马头”形金子而得名,也有人说是因为在地下埋藏着一匹“金马”。色达县是个藏传佛教寺庙比较集中的地方,全部为红教,当地人有“色达山河一片红”的说法。色达除喇荣寺五明佛学院外,主要还有勒穷寺、拉则寺、东嘎寺、打隆寺、色拉寺等,各具特色。
喇荣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
色达喇荣寺五明佛学院,也称色达佛学院,常住的喇嘛有近万人,堪称“世界第一”规模的庞大佛学院。每遇有佛事活动人数还会增加,最多时可达4万多人。这里的僧舍很壮观,如果是初次到色达,其庞大的阵势往往会让来者目瞪口呆。连绵数公里的山谷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木棚屋,这便是成千上万的喇嘛和尼姑们的宿舍,谷底和山梁上分布着几座寺庙和佛堂,身披绛红色僧袍的喇嘛和尼姑来来往往,空气中充满着祥和的气氛。
在喇荣沟沟口,路边的两排佛塔围着一条土公路,那便是通往色达喇荣寺五明佛学院的必经之路。进沟以后,转过一面山坡,映入视野的便是层层叠叠的房子,至少也有数千间,全是土木结构的藏式小平房,一律被粉刷成绛红色,房顶平铺泥土。密集的僧舍簇拥着几座辉煌的经堂,形成了一座壮观的小山城……外人怎么也想不到在这样荒凉、遥远的山里,隐藏着这样一个隐秘的世界,猛然闯入,会被惊得目瞪口呆。
佛学院创建于1980年,当时仅有30余人,1987年,十世班禅大师表示赞成在这里成立佛学院,亲笔写信给色达县政府,请求支持。1993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学院题写了校名。1993年被美国《世界报》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1997年,甘孜州宗教局报请四川省宗教局同意,正式批准设立了“色达喇荣寺五明佛学院”。佛学院分长期和短期进修两种,长期学制为6年,特殊学位却需要13年,学员通过各学科的单科考试,立宗论和口头辩论考试及格的,学院可以授予堪布(法师)的学位。佛学院现有藏族常住僧尼4000多人,汉族常住僧尼200余人,汉族常住居士与国外学法者100余人。佛学院有不少汉地显宗学生,故也设汉经院,由堪布用汉语讲经。僧人虽来自不同地域,却都平和相处。佛学院戒律十分严格,男众女众的僧舍泾渭分明,即使是兄妹亲属,彼此也不得互访。
壮观神圣的净土
每当早晨太阳升起时,一幢幢红色的小木屋在阳光下显得异常肃穆。红色的木屋在整个山谷的四面山坡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无数灰白的小道路连接着一个个房屋,纵横交错,十分壮观。在佛学院招待所旁边有一个最显眼的建筑——坛城。它的上半部分是转经的地方,据说如果你有什么疾病,在这里转上100圈就能够好;下半部分是转经筒,金色的圆筒经过人们干枯的手转过之后,留下一串悠长的嘎吱嘎吱的响声。远处还有两个像庙宇一样的建筑,这两个建筑,一个是法王住的地方,一个供奉着刚从缅甸运来的佛像。再后面就是绵延不断的草原了……
撩开大经堂的布帘小心地走进去,三层楼高的经堂庄严耸立着,所有的柱子和栏杆上都挂满了美丽的绢花和果实,这些在城市中显得有点俗气的绢花在这里却有着不同的意义。阳光斜斜地从屋顶倾泻下来,把经堂中间的空地划分成了两半。走廊里,几个喇嘛在阳光下翻看着经书。而门口,每天均有朝圣者来此虔诚地磕着长头。
在这个远离大都市、生活特别艰苦的地方,却吸引着数千人静心修行。他们有着愉悦的神色,艰苦的环境让心境变得更加纯粹,一心研习佛经。上下课时间,大殿门口形成一片红色袈裟的海洋,非常壮观;中午下课的时候,有的僧人并不回家,围在大殿门口继续阅读经书,等待下午开课;山头上常有三五成群的僧人,拿着书本,在高远的天地之间吟诵经文,直到夕阳褪去最后一抹色彩。他们是热爱生活的,有的在门口养着花,有的在房子后面开出一小块地,种上蔬菜。清晨,万户炊烟;白日,万众梵呗;傍晚,万家灯火……
出行参考
交通:从成都经康定到色达,全程800余公里。从成都经马尔康到色达,全程约700公里。成都西门车站每天有发往色达县的长途客车,车费为60元。
住宿方面:色达县有宾馆、招待所,价位一般在20—120元/人。这里的住宿条件不是太好,最好自带睡袋。饮食方面:除正宗川菜外兼营藏族风味,如酥油茶、油条、酸奶、三合一、砣砣肉等。
本文作者(摄影):丁乂 联系信箱:zst1435@126.com 原处:乐途论坛
作者介绍:独行大侠丁乂:1990-1991年曾两次徒步穿越全国惟一不通公路的西藏墨脱。其摄影专题多次被《人民画报》《西藏旅游》等多家报刊采用;并被译成英、法、德、日、俄、拉丁等十一种文字。各报刊需文字图片请联系,邮箱:zst1435@126.com
固定链接 | 归类:四川风光摄影 | 发布于:2007-07-12 05:16:24
上一页:甘孜白玉风光:白玉寺
下一页:四川景点:峨眉山十大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