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阿尔勒路标指引:向左梵高向右恺撒
Filed Under 世界风景名胜 By 旅行者
Posted on 本文最后更新于2008-01-02 12:34:45
From links http://www.mjjq.com/blog/archives/1872.html
阿尔勒 向左走
在距老城大约两公里的城外,有一条以梵高名字命名的小路。小路通往一间教堂医院。梵高生命中的最后一年是在这里度过。这也是梵高创作力最饱满丰盛的一年,那些看似平淡平梵的橄榄树、教堂、庭院,都成了他无可选择的创作主题和背景。
在去圣雷米之前,梵高一直居住在阿尔勒。现在的阿尔勒,许多地方都留下了梵高的足迹和色彩。比如那间黄色咖啡馆,现在已经改名为梵高咖啡馆。在这里,他涂抹《星夜》。
比如那间他曾入住的军队医院,现在已经完全按照梵高在这里居住时的样子原貌重现。还有那一座座他作画时眺望风景的石桥,还依稀可以辨别出他绘画时的前景和远景。
在阿尔勒到处都能看到梵高的作品,或者被印成明信片,或者被制作成各种纪念品,看来阿尔勒已把梵高当成自己的城市名片。
阿尔勒 向右走
阿尔勒的位置正好处于意大利通往欧洲各国的交通要道。在罗马帝国时代,恺撒大帝的梦想是在每一块他所统治的领地复制出一个罗马。于是在他占领阿尔勒之后,一座小罗马城也随之开工兴建。
现在,除了竞技场不复存在之外,斗兽场、歌剧院、罗马浴池仍旧原封不动地保存到今天。
斗兽场在老城中央。形状规模与罗马的那座可以看成兄弟。整体建筑呈圆形,三层,内场四周是看台。中央的圆形场地即是古罗马时代人与人或者人与兽厮杀的战场。观看演出时座位顺序有严格等级划分。坐在最前面的是长老院议员,然后是贵族,最后是平民。
图片:罗马式建筑。阿尔勒是欧洲古代城市向中世纪文明过渡的一个范例
现在的斗兽场仍在使用,只不过从斗人斗兽改成了斗牛。每年斗牛季节,远近的市民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会兴致勃勃地赶来观看,此时这座喧嚣沸腾了几千年的建筑又会重新热闹起来。
法国的斗牛与西班牙不同,在法国,人们把牛奉若神明,不会像西班牙那样残忍地把牛杀死。比赛时,会有十名身穿白衣的斗牛士要齐心协力地把绑在牛角上的红布取下。不过这样的贴身肉搏要比从远处刺剑还要凶险。
歌剧院与斗兽场只有一箭之遥。呈扇形分布的观众席现在只剩下20排,而在最鼎盛时期,这里的坐席共有34排,可同时容纳1万名观众入场观看。当时的舞台也华美壮观,挂幕布的石柱就有20米高。
现在保存的只有场地中央不到10米的两根断柱。歌剧院仍有实用功能,经常会在这里举办各种戏剧节音乐会。演出时,那斑驳石柱无可争议地成了舞台背景,观众也会自然而然地走进历史融入剧情。
罗马浴池依傍罗讷河而建,是一座大型穹顶浴池。从现存设施可以初步判断两千年前罗马人就已研发出桑拿浴池和控制热水流向的循环系统。
在阿尔勒老城外还保留了椭圆形竞技场遗迹。虽然杂草遍生,但轮廓仍旧依稀可辨。竞技场的概念源自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员驾驶四轮马车在场地内纵横驰骋。
阿尔勒的星空,只为梵高燃烧
最能体现梵高精神的颜色是金黄:向日葵的金黄,《夜间咖啡馆》里街灯的金黄,《阿尔勒居所》外墙的金黄。然而按照梵高自己的说法,这金黄的颜色来自阿尔勒,一座年日照超过三百天,号称“法兰西阳光之都”的小城,来自它灿烂的金色阳光。
这金色的阳光让画家在短短三个月,画出一幅又一幅传世不朽的巅峰之作。这阳光让他沉醉,也让他痴迷;让他涅盘,也让他毁灭。最终他在金色的阳光下疯狂,并迅速结束了璀璨的黄金时代。
如今的阿尔勒到处是梵高的影子,古罗马竞技场边的梵高基金会聚集着许多以梵高为楷模的新一代画家,实践着梵高生前未实现的“南法画室”理想。
Forum广场边曾给画家带来无穷灵感的“夜晚咖啡馆”如今已改作“梵高咖啡馆”,迎接着往来凭吊的络绎游人;梵高的故居“黄屋”,画家最喜爱的黄色外墙依旧,不远处画家长期居住并无数次入画的石墙医院——这座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四方形建筑却早已被修葺一新,成为梵高中心和埃克斯大学分部的共同所在,当年景致,只能从中心里陈列的梵高画作中找寻了。
黄屋后金黄色的麦田、墨绿色的橄榄林和高高的郎格洛瓦吊桥,都是梵高画中胜景。然而人非物也非,麦田、橄榄林早已不知是第几茬,吊桥也早毁于战火,现在的桥是当地的梵高追慕者按画中原样重建的。
也许不变的只有阳光和星空。曾有人说,阿尔勒的星空,只为梵高燃烧。
小城大世界
阿尔勒是伫立在罗讷河上的珍宝,庇护在地中海海风吹过的湛蓝的晴空下。
这个罗曼时期的古城,拥有丰富又独特的世界艺术遗产,同时也是让艺术家和诗人找到灵感的形象之都
阿尔勒原凯尔特族群聚落、希腊殖民地,于公元46年,阿尔勒在古罗马帝国凯萨大帝统治下成为退休军人定居城市,于此一时期誉为“高卢人的小罗马”的阿尔勒达到有史以来第一个黄金时期,继而在基督教发展初期成为重要的宗教中心。
中世纪初期的外族入侵造成的破坏与伤亡,阿尔勒城于十二世纪获得重生,中古世纪富丽堂皇的建筑见证了这一段生气蓬勃、精彩丰富的历史。
十七与十八世纪在旧城区内建造的无数私人宅邸,坐落于许多两千年前的古老建筑中,使阿尔勒城更添其魅力。1981年,七座古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人类遗产,阿尔勒今日成为“艺术历史古城”,同时也是欧洲文化古城联盟之会员之一。
在阿尔勒车站附近的罗讷河畔,伫立着一个个破毁的桥墩。站在那上面可以眺望整个阿尔勒镇。在城墙的对面有十一座只比房屋略高的塔,这就是阿尔勒镇的全貌。
低头俯视,映入眼帘的是缓缓流淌的罗讷河水。虽然是座不大的镇子,但每年到这里观光的游客却相当多。
斗牛、弗拉明戈舞、著名的帕利亚第复活节庆典和收稻节,都颇具地方特色。七月,身着艳丽的普罗旺斯民族服装的游行,以及大规模的国际摄影展,都给这个小镇带来了活跃气氛。
关于阿尔勒介绍:
阿尔勒(Arles)一译“阿尔”。法国南部城市。地处罗讷河三角洲头。人口5万(1975)。巴黎-尼斯铁路干线经过,并有多条公路相通。河港,主要停靠油轮。罗讷河三角洲农业活动中心。有化工、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造纸和制盐等业。旅游地。
阿尔勒交通指南:
从巴黎到阿尔勒:在巴黎里昂站乘坐开往尼斯、马赛、蒙彼利埃方向的TGV列车,到阿维尼翁(约3.5小时),再坐快车到阿尔勒(约20分钟)。巴黎也有直达阿尔勒的TGV列车,每天2~3班。从马赛到阿尔勒:从马赛坐快车到阿尔勒大约需要50分钟。此外,还可以从马赛国铁附近的长途汽车站坐长途巴士,经由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到达阿尔勒约需2.5小时。
阿尔勒旅游指南:
阿尔勒车站很小,但经过重新改建后,成为了一个非常现代化的车站。车站内设有旅游信息局,可以索取地图。出了车站,拐向左边,走向坡道继续前行,便来到梵高曾经居住过的拉马丁广场。广场对面,可以看到粗大的石柱般的骑兵门和城墙,这便是小镇的入口。镇子虽然不大,但可观光的景点很多,如古罗马遗迹、圣特罗菲姆教堂(Eglise St-Trophime)、以及阿尔勒博物馆(Sites et Musees arlesiens)等等。因为道路狭窄交错,景点又比较分散,所以,如果不事先周密计划一番,以提高效率,那么,有些景点就要错过了。背对车站,沿着bd.Des Lices稍往里走,便是信息局的办事处。从车站到这里只需15分钟。参观该镇,建议您最好先从阿尔勒最大的纪念馆即圆形竞技场(Arene)开始,后面有古剧院(Theatre antique)。沿面对入口处的rue de la Calade走下去,就走到了共和国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塔,塔的对面便是市政厅,还有圣特罗菲姆教堂(Eglise St-Trophime)。教堂回廊的入口在教堂右侧深处。在由市政厅向罗讷河方向延伸的共和国街周边,有阿尔勒最古老的罗马遗迹——古罗马市场地下回廊,以及阿拉坦博物馆(Museon Arlaten)。而展示有史以来到基督教新时代遗迹的古代阿尔勒博物馆(Sites et Musees arlesiens),则位于信息局的西南,大约要走15分钟。从共和国街到达法兰西街后,再沿着河继续往前走,视线豁然开朗,原来已经走到了宽阔的罗讷河畔。从这里向右拐,并沿着河再往前走,便可以看到形同废墟的公共浴场——康斯坦丁浴场。继续前行,便又回到了拉马丁广场。这样,整整围着小镇走了一圈儿。
如果您想继续游览这里其它景点的话,还可以到离小镇稍远点的罗马墓地遗迹——阿利斯康(Les Alyscamps)参观。梵高曾经把这里作为自己写生的场所,屡屡挥笔作画。而如今,这里的风貌几乎与当年完全一样。此外,与梵高有直接关系的,是根据他的画作而复原的梵高医院,和弗洛姆广场上的《夜间露天咖啡座》。另外,也不要忘记参观一下离小镇大约3公里的运河上的梵高吊桥(Pont Van Gogh)。
固定链接 | 归类:世界风景名胜 | 发布于:2008-01-02 12:21:16
下一页:图片:走进喀什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