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融合-土耳其、伊朗、阿尔及利亚

Filed Under 世界旅游 By 旅行者
Posted on 本文最后更新于2005-11-03 08:23:45
From links http://www.mjjq.com/blog/archives/502.html

转载自:中国青年报 原文作者:

  最近,北京直航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机票相当紧张,外交部新闻司组织的中国记者团一行13人只好取道迪拜,长途飞行15个小时。就在北京登机前1分钟,我随身携带的拉杆箱被临时要求托运。民航方面的解释是,飞机爆满,行李必须从简。自此,再没见到过我那只黑布箱子。
  其实,箱子里东西不多,最主要的,就是一件过膝黑风衣和黑色纱巾。因为,按照行前外交部通气会和我驻外使馆的建议,进入伊斯兰国家,尤其是伊朗,女性应该入乡随俗———就算不穿大袍,风衣总要过膝,露头发也是不行的。

  我们此行3国———土耳其、伊朗、阿尔及利亚,都是伊斯兰国家。前两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居民,全部超过98%。不同在于,伊朗政教合一,宗教领袖是国家最高领导人;而土耳其实行政教分离。

  知之甚少,又被一些既有的舆论笼罩,对伊斯兰世界,我们更多地感到神秘。就连一些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资深记者也说,不了解,没有积累。拿伊朗来说,一直被美国称为“暴政前哨”、“邪恶轴心”,可除了核问题,很少见到关于伊朗社会全面、真实的报道进入公众视野,近距离的观察也少之又少。

  1979年伊斯兰革命前,伊朗是本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现在德黑兰街头仍然不时驶过的老款奔驰、宝马车可以作证。但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严重破坏了伊朗经济,国家一直面临着战后百废待兴的局面。在阿萨鲁耶省油气生产基地,一位小伙子认真地说:“我们加班加点,要把战争造成的损失夺回来。”这让人一下子想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

  今年6月,前德黑兰市市长、保守派候选人内贾德击败了哈塔米,成为伊朗历史上第六位总统。他继续战后重建计划,对社会风俗的要求,也回归保守。我们看到,无论在地铁里,还是公交车上,大多数的伊朗妇女都带着头巾,身着黑色或蓝色传统大袍,与男性分开乘坐。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时尚一些的伊朗女性,大袍的颜色越来越多。一次乘坐伊朗国内航班,头等舱内,妇女的大袍颜色、款式多样,传统黑色大袍,十不足一二。而在伊朗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消息报》,我们看到,报社百分之三四十的采编人员都是女性,在宽松的氛围内,和男同事一起工作。

  土耳其情况有所不同。虽然99%国民信奉伊斯兰教,到处是笔尖一样刺向天际的清真寺宣礼塔,但政教分离,宗教世俗化。土文西化以来,学校里并不教阿拉伯语,年轻人诵经,往往并不知道确切的意思,被我们的导游先生形容为“鹦鹉学舌”。

  富有意味的是,3%面积位于欧洲的巴尔干半岛、97%面积位于小亚细亚半岛的土耳其,20多年来一直走在申请加入欧盟的路上。土耳其人相信,加入欧盟,会进一步加强国力。据说,为了适应欧盟的要求,土耳其12项准备修改的法律已经提交欧盟有关机构。2004年土耳其GDP增长高达9.9%,与中国一道,被认为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土耳其入盟道路坎坷不平,但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展示出来的,却更多的是欧陆风情。傍晚开始,穿着时尚的年轻人在夜店中穿行,多如过江之鲫;白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布满整个城市几乎无处不在的名胜古迹。那座举世无双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更是必游之地。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堂之一,但拜占廷帝国沦陷后,信奉穆斯林的奥斯曼皇帝下令将其改为清真寺。于是,当时希腊东正教的总部,主体仍是教堂结构,四周却添加了4根清真寺的标志物———高耸入云的宣礼塔,大门也改向了麦加朝圣的方向。有人认为,圣索菲亚大教堂自身在帝国争夺中发生的动人魂魄的变化,简直就是一部文明简史。

  此行半月,一本书名常常在我脑中挥之不去,那就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十几个世纪的历史里,政治和宗教势力一直在伊斯兰世界你来我往,不知有多少人因此丧生。但结果呢,却产生了圣索非亚大教堂这样的建筑,各种文化特征都异常明显。可见,融合未必是统一,未必是吞噬。

Technorati Tags:  , , , ,, ,

固定链接  |  归类:世界旅游  |   发布于:2005-10-22 03:44:30

上一页:甘南郎木寺:像牦牛一般生活

下一页:《旅行者》调查:香港获选亚洲最佳观光城第二位

Comment


Post a Comment

(必填)

(必填) (不会被公开)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