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游记] 消失的喀什老城 消失的大半新疆
Filed Under 旅行游记 By 旅行者
Posted on 本文最后更新于2006-03-14 08:56:07
From links http://www.mjjq.com/blog/archives/904.html
很久没有写过游记了,因为写不出。旅行中的点点滴滴早已融化在血液中,那是生命鲜活的痕迹,无需也无法用文字来表述。但是前些天,先后有两位朋友去了新疆,他/她们发回来的一条条信息让我感觉自己的心在一点一点地被掏空。惆怅了许久,终于坐到电脑前,写下这些关于喀什老城的凌乱记忆。
去年的六月,我在喀什。老城里的那些时光是悠然的,丰富的,让我离开后常常渴望重来的……
那些顶上挂满、地上堆满各种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的铁器铺,锅、瓢、勺、壶、刀、锥、斧、铲、铁链子应有尽有,铁匠们坐在门前,一边与邻居闲谈一边车着铁器、一边有一搭无一搭地回应着顾客;那些满地碎屑的木匠铺,门梁上挂满轧馕的模子、擀面杖、桌子腿儿、擀面锤儿,还有防止小孩尿床的木具,店主们面朝里忙活着,似乎外面待售的商品与他们无关;那些挂满各种型号热瓦普、都塔尔、冬不拉、艾介克、摆着大小手鼓的乐器铺,常见主人在角落里精心地打磨着木料,偶尔也有闲暇的店主随手拨弄半支曲子,这曲子夹杂在各种叮叮当当来自手工艺作坊的声音,在彼时彼地,比世界上任何音乐都悦耳动听。
看吧,那些从身边飘过、从对面走来的苗条漂亮的维族姑娘,那些戴着花帽、眉眼会动的维族小伙儿,赶着驴车的老人脸色黝黑,车上他的小孙女却面孔白皙,一双浓眉下大大的眼睛望着你笑,那走街串巷为老城居民磨刀的老汉倒骑自行车般地用脚踩着砂轮,一丝不苟地把锈迹斑斑的钝刀磨得光亮锋利。
听吧,那一群群天真烂漫、在巷子里追逐嬉戏的维族儿童大声地笑着、叫着,那年过花甲、笑容满面的剃头匠用生涩的汉语呼唤着,“闺女,哪里来?”那些彻底用黑色或棕色头巾蒙住了脸的妇人,却能在你从身边过的一瞬间举着所售的东西用维语招呼你。走进那与大地颜色相同、进头道门后还要穿过黑黑长长的过廊的维家小院,坐上院中那宽大的、铺着虽陈旧却精致的花毯的炕台,或是赤足踏进被那铺在地上作床的大红花毯映得满屋红光的卧室,胖胖的女主人忙不迭地端来馕和奶子……
渴了,老城遍布茶摊,递上三角钱,一大杯味道不同的维族凉茶转眼间便到了手里,热了,就到刨冰棚,坐在一群维族老少爷们中间,欣赏棚主杂技般的甩冰绝活,然后美美地享受一大碗酸酸爽爽的奶渣刨冰,饿了,就去找以一圈一圈的肠子在盆上码起来为标记的杂碎汤摊子,或者来上几串窜着火的坑炉里烤出来的肥肥的羊肉串,当然,还有那香气扑鼻的一排排、一垛垛各种大小、各种薄厚、各种花纹的烤馕……
还有,还有那些古朴的伊斯兰风格的窗子,那些经历了几百年风雨的小清真寺,那在街上挂起人体图行医的民间医士,那些倾诉着岁月的土墙和木门,那些斜阳下在门洞里聊天的白胡子老人……
虽然和田乡下的巴扎也是原汁原味的维吾尔巴扎,热烈、火爆、让你不自觉地燃烧其中,虽然库车的老城感觉也很不错,虽然南疆还有众多象吐峪沟一样保持了维族风情的村子,但与浓缩了中世纪欧亚大陆桥风情的喀什老城相比,它们还是要逊色得多。
第一位朋友没有看过老城的照片,发来短信说“老城还在,挺好的”。我心里一沉,知道至少有一半已经被扒得干干净净了。果然,短信又来了——看到远处拆迁的痕迹了,原来面积那么大啊!——老城夷为平地了,只保留了地势较高的两块,并且在加固、装饰——这是旅游景点了,收取门票30元。第二位朋友去之前看过很多老城的照片,发来短信哭诉悠长的巷子已经是历史…… 巷子不过是个载体,成为历史的是真正的喀什,是拥有无穷魅力的西域风情,真正的新疆从此消失大半了……
其实我去的时候,老城已经开始拆了,半座城里算得上算不上危房的都搭着架子,有的已经扒掉了房顶。那个时候我也已经知道老城很快就要消失了,但心里总抱有一丝幻想,幻想着突然有一天有人宣布停止拆迁…… 现实终究是现实,不残酷又岂能叫现实。
年初在老挝朗勃拉邦,有天晚上跟一个丹麦女驴吃饭。她说起到过中国,到过新疆,待一提到喀什,我们突然间都兴奋起来,老城的种种让我们的声音高了八度,引来周围老外的侧目。我和她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一定要重回喀什,但是现在,我不知道,这个愿望还有没有意义。
春节前在云南布朗山遇到两个在北京高校任教的英国男子,其中一个到过喀什。在饭桌上,我和他一起给另一个描述老城。当我提到老城去年夏天已经开始拆的时候,到过的那个先是惊讶地张大了嘴,然后突然转向他的同伴大喊,你一定要赶快去,今年暑假,不,咱们回到昆明你就去!
关于身在老城中的感觉,这个英国人有段话非常准确:You don't know where you are. You forget time. You forget everything…… You don't know who you are. You're totally lost. 而这种感觉,在从今往后的喀什,怕是再也不会有了。
本文作者:有心脏病的猫
那些顶上挂满、地上堆满各种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的铁器铺,锅、瓢、勺、壶、刀、锥、斧、铲、铁链子应有尽有,铁匠们坐在门前,一边与邻居闲谈一边车着铁器、一边有一搭无一搭地回应着顾客;那些满地碎屑的木匠铺,门梁上挂满轧馕的模子、擀面杖、桌子腿儿、擀面锤儿,还有防止小孩尿床的木具,店主们面朝里忙活着,似乎外面待售的商品与他们无关;那些挂满各种型号热瓦普、都塔尔、冬不拉、艾介克、摆着大小手鼓的乐器铺,常见主人在角落里精心地打磨着木料,偶尔也有闲暇的店主随手拨弄半支曲子,这曲子夹杂在各种叮叮当当来自手工艺作坊的声音,在彼时彼地,比世界上任何音乐都悦耳动听。
看吧,那些从身边飘过、从对面走来的苗条漂亮的维族姑娘,那些戴着花帽、眉眼会动的维族小伙儿,赶着驴车的老人脸色黝黑,车上他的小孙女却面孔白皙,一双浓眉下大大的眼睛望着你笑,那走街串巷为老城居民磨刀的老汉倒骑自行车般地用脚踩着砂轮,一丝不苟地把锈迹斑斑的钝刀磨得光亮锋利。
听吧,那一群群天真烂漫、在巷子里追逐嬉戏的维族儿童大声地笑着、叫着,那年过花甲、笑容满面的剃头匠用生涩的汉语呼唤着,“闺女,哪里来?”那些彻底用黑色或棕色头巾蒙住了脸的妇人,却能在你从身边过的一瞬间举着所售的东西用维语招呼你。走进那与大地颜色相同、进头道门后还要穿过黑黑长长的过廊的维家小院,坐上院中那宽大的、铺着虽陈旧却精致的花毯的炕台,或是赤足踏进被那铺在地上作床的大红花毯映得满屋红光的卧室,胖胖的女主人忙不迭地端来馕和奶子……
渴了,老城遍布茶摊,递上三角钱,一大杯味道不同的维族凉茶转眼间便到了手里,热了,就到刨冰棚,坐在一群维族老少爷们中间,欣赏棚主杂技般的甩冰绝活,然后美美地享受一大碗酸酸爽爽的奶渣刨冰,饿了,就去找以一圈一圈的肠子在盆上码起来为标记的杂碎汤摊子,或者来上几串窜着火的坑炉里烤出来的肥肥的羊肉串,当然,还有那香气扑鼻的一排排、一垛垛各种大小、各种薄厚、各种花纹的烤馕……
还有,还有那些古朴的伊斯兰风格的窗子,那些经历了几百年风雨的小清真寺,那在街上挂起人体图行医的民间医士,那些倾诉着岁月的土墙和木门,那些斜阳下在门洞里聊天的白胡子老人……
虽然和田乡下的巴扎也是原汁原味的维吾尔巴扎,热烈、火爆、让你不自觉地燃烧其中,虽然库车的老城感觉也很不错,虽然南疆还有众多象吐峪沟一样保持了维族风情的村子,但与浓缩了中世纪欧亚大陆桥风情的喀什老城相比,它们还是要逊色得多。
第一位朋友没有看过老城的照片,发来短信说“老城还在,挺好的”。我心里一沉,知道至少有一半已经被扒得干干净净了。果然,短信又来了——看到远处拆迁的痕迹了,原来面积那么大啊!——老城夷为平地了,只保留了地势较高的两块,并且在加固、装饰——这是旅游景点了,收取门票30元。第二位朋友去之前看过很多老城的照片,发来短信哭诉悠长的巷子已经是历史…… 巷子不过是个载体,成为历史的是真正的喀什,是拥有无穷魅力的西域风情,真正的新疆从此消失大半了……
其实我去的时候,老城已经开始拆了,半座城里算得上算不上危房的都搭着架子,有的已经扒掉了房顶。那个时候我也已经知道老城很快就要消失了,但心里总抱有一丝幻想,幻想着突然有一天有人宣布停止拆迁…… 现实终究是现实,不残酷又岂能叫现实。
年初在老挝朗勃拉邦,有天晚上跟一个丹麦女驴吃饭。她说起到过中国,到过新疆,待一提到喀什,我们突然间都兴奋起来,老城的种种让我们的声音高了八度,引来周围老外的侧目。我和她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一定要重回喀什,但是现在,我不知道,这个愿望还有没有意义。
春节前在云南布朗山遇到两个在北京高校任教的英国男子,其中一个到过喀什。在饭桌上,我和他一起给另一个描述老城。当我提到老城去年夏天已经开始拆的时候,到过的那个先是惊讶地张大了嘴,然后突然转向他的同伴大喊,你一定要赶快去,今年暑假,不,咱们回到昆明你就去!
关于身在老城中的感觉,这个英国人有段话非常准确:You don't know where you are. You forget time. You forget everything…… You don't know who you are. You're totally lost. 而这种感觉,在从今往后的喀什,怕是再也不会有了。
本文作者:有心脏病的猫
固定链接 | 归类:旅行游记 | 发布于:2006-03-11 08:52:10
上一页:[游记] 如果永远走在新疆路上
下一页:[攻略游记] 一个人在坝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