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台湾印象-ZT
Filed Under 台湾旅游 By 旅行者
Posted on 本文最后更新于2008-10-08 18:40:23
From links http://www.mjjq.com/blog/archives/941.html
去台湾是多年前的事情了,看到越来越多的台湾游记,也勾起我两次去台湾的记忆。
台北的交通发达,巴士四通八达,价格也便宜。乘的士也不算太贵,有了捷运之后,出行又多了一个选择,不过感觉摩托车(当地叫机车)还是太多了点。
阳明山脚下的故宫博物院是我去的第一个地方,博物院修在山上,四层的建筑,周围绿树环绕,环境很不错,坐公共汽车可以直接到达。宫内存着超过六十五万件藏品,远到从新石器时代,近至民国。由于藏品太多,无法一次展出,大都放在地下的保险库内,平时分不同的专题定期轮换展出,也有一部分做长期性的展出。每次只可以展出五千件左右的展品。我去的那一天是展出的是御玺、御扇还有一些藏画等主题,就这几个主题,已经摆满了整个三层楼的展馆。看到这些藏品,虽然我对古董不懂行,但仍感到震撼,那些精巧的手工已经足以使我感叹我们前人的智慧,也感到了祖国历史文化的瑰丽与深邃。我真希望两岸能早日消除隔阂,使更多的延黄子孙能够看到这些藏品,体会祖国历史上的辉煌。从外形看来,台北的故宫没有北京的宏伟,但地下的藏品,是涵盖着中国近七千年丰富的文化精萃,汇集了历代皇室收藏的稀世珍宝,每一件都是绝世无双,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听说这几年台湾故宫展馆正在扩建,到时候来参观,一定可以看到更多的藏品了。要全部看到台北故宫的藏品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买一本名叫“国之重宝”的画册,可惜那本画册价值不菲,我没舍得买。
到台北,除了故宫,中正纪念堂、国父纪念馆等必到之处外,淡水是个值得一去的地方。台北捷运是大概是九七年左右通车的,从台北车站坐捷运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台湾西北端的淡水镇。淡水镇只有十多万人口,历史上曾被西班牙和荷兰先后占领,至今镇上还留有十六世纪荷兰人修建的“红毛城”,直至郑成功打败荷兰人,才收复了淡水。淡水后来又被英国人用作租界,后又被日本人占领。十八世纪中,淡水开建了港口,淡水港迅速成了北台湾对外贸易的首要港口,在台湾经济中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随着的淡水河道的淤浅,加上日本占领期间,港口重点转去基隆,淡水慢慢失去了往日的光辉,沦落成了一个小渔村。
八十年代后期起,台北的高度都市化,使人们的休闲活动走向了郊区,旅游业的发展给淡水带来了生机,具有独特地理资源的淡水由一个小渔村慢慢变成了一个多功能的渔港,两千年来,淡水的改造达到了飞跃,现在淡水新增加了浮动码头、三百多米长的观景木栈道、港区公园、北县鱼市、人行跨港桥、内河蓝色公路(轮渡)等设施,捷运的通车,使台北到淡水的交通更加便利,淡水也渐渐成了台湾北海岸最受欢迎的观光休闲景点之一,也是台湾市民假日亲子休闲、情侣谈心的好去处。
九十年代后期,我第一次去淡水的时候,还没有木栈道,没有人行跨港桥,没有新的渔人码头,没有河上蓝色公路(渡轮),也沒有北县魚市。河堤还是比较残旧的,起伏的淡水老街的街巷显得静谧和古朴,十八世纪残留的欧式老建筑散发着异国风情。游人也以本地人为主。码头一带和各种小吃店已经是很热闹了。黄昏时节,一对对的机车情侣多了起来,有的在小吃店边吃边聊,有的在淡水河畔,诉说着衷情,那情景给人的感觉十分的浪漫。那时的淡水以她朴素的河港风景,老街的古旧建筑,淡水特有的小吃文化,大街小巷中充满的休闲气氛,以及淡水八景之一的淡江夕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次去淡水,情景变化很大。木栈道、渔人码头,北县鱼市和跨港大桥,这些新的景点使人眼目一新,给人一种现代的感觉。木栈道,位处淡水河出海口,与观音山隔淡水河遥遥相望,因码头内临河木栈道往海延伸,成为欣赏淡水黄昏的最佳所在。所谓的渔人码头并不光指一个码头,其内容同洛杉矶的渔人码头定义一样,是指渔港的一个街区,有餐饮、酒吧、表演、观光商店等等。渔人码头,已成为集传统渔业和观光休闲于一身的现代化码头。北县鱼市,感觉类似香港的鲤鱼门,一楼新鲜的海鲜任人选购,然后拿到楼上的餐厅去加工。只是北县渔市的建筑是仿欧式的拱形门式的建筑,与早期淡水的欧式建筑相呼应。至于二楼咖啡屋的无障碍空间设计,视野宽阔,淡水河及观音山美景可尽收眼底,恋人佳偶可以在木栈道送看夕阳入海后,再携手步上情人桥(跨港桥)来到鱼市二楼的咖啡屋小憩,在夜晚坐看淡水河点点渔火,以及情人桥(跨港桥)五彩灯光的转换,享受诗情画意的浪漫。跨港大桥属于白色风帆造型的斜张桥,以翩翩的优姿展臂衔接渔港两岸,并接连木栈道与观光鱼市,除可充分显现跨港桥的功能外,还因夜间搭配五彩变换灯光,使得前往淡水渔人码头的游人,可在白天登桥观赏海景、夕阳,入夜后还可观赏到五彩缤纷的渔港夜景,这座大桥已经成为了淡水的新地标。海上蓝色公路实际上是渡轮,游客可以从渔人码头坐船到淡水码头,又可以从淡水码头坐船到同里或左岸,沿路可观看两岸风光和淡水日落。第二次去淡水时感到游人明显的增多了,摊贩明显的增多了,街头艺人也明显的增多了。还增加了不少外国的游客。淡水的容积好像也扩大了。淡水码头的风光变得更加美了,值得庆幸的是淡水老街的古朴风貌基本没有什么变动(除了中正路的一段有房子拆掉)。第二次去还见到两对新人在那里拍婚纱照,据说现在淡水也同中正纪念堂一样,成为了拍婚纱照的热点。
淡水的红毛城,实际名为圣多明哥城,为荷兰人所建,因当时称荷兰人为红毛,所以称为红毛城。后变被英国人用作监狱后又成为为英国领事馆。红毛城可说是集古迹与景点于一身。要记住红毛城星期一是不开放的。
淡水的小吃是淡水风文化的一部分。淡水河边和老街内的各种台湾风味,包括鱼丸、铁蛋、阿给(阿给的做法是将油豆腐的中间挖空,然后填充浸泡过卤汁的肉燥粉丝,以鱼浆封口,加热蒸熟,食用前淋上甜辣酱或其他调料)、鱼酥、虾卷和酸梅汤吸引着众多的过路游客,常使游客大饱口腹之欲,当然很多人也是慕名而来。台湾的小吃本来就有名,淡水的小吃也具有它自己的特色。我经常看到一家大小,边走边吃,其乐融融。
每当傍晚落日时分,都会见到众多游人坐在木板栈道上,或倚靠着原木围栏,欣赏淡水的夕照彩霞美景,从黄昏到夜晚,淡水永远是情侣、骚人、墨客、画家、摄影家,留连忘返的地方。夜暮低垂,在微黄的玻璃灯照射下,漫步临海的木栈道,驻足观渔港赏夜景,或走在横跨港区专供游人观景的跨港大桥上,随意的散步与停留,都会让人备感恬静与悠闲,远处偶尔传来渡船头起航的鸣笛声,凉爽的海风轻拂,伴随轻松漫步的游人,远眺着淡水河对岸的观音山,欣赏着台湾八景之一的“淡江夕照”。
我觉得,九十年代的淡水和西贡的美托有点相像,不同是美托更为古朴,而淡水则更加具有异国风情。但浪漫和迷人是两地的共性。两千年后的淡水,依然美妙。随着地产业的发展,周边慢慢变成了台北的卫星城,淡水的扩建使老的建筑开始减少,在经济利益与保护历史发生冲突的时候,如何处理,这不光是淡水,也是两岸其它地区所共同面临的问题。真希望多少年后,再去淡水时,还能看到那迷人的风光。无论怎样变化,我都觉得在台北人眼中,淡水永远是给家庭带来和谐,给情侣带来浪漫,给艺术家带来灵感的地方。
淡水可看的还有很多,淡江中学,牛津学堂,达观楼、沪尾炮台、淡水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左岸公园等。
我在台北还去了阳明山、国父纪念馆、中山纪念堂、圆山饭店,龙山寺,二二八公园(第一次去时还叫台北公园),还去过台湾大学和附近的森林公园,还有西门町华西街和众多的小吃街。由于时间久了,记忆零乱,看样子要等下次记忆呼唤我的时候才能写了。
想到吃我就恢复了记忆。我对台湾的小吃的整体感觉很好。中国的许多的方特产都可以在台湾吃到。不管是温州大馄饨还是上海生煎包,制作的水准都比较高,也不知道他们这么多年是怎么保持水准的。我对永康街的小吃街最有好感。不论是那里的寿司小吃,还是路边的珍珠奶茶都是我一尝再尝,永康街人不算多,环境清雅。我去的寿司店是在一进街道左手边的那家,名字不记得了,只记得价格不贵,味道极正。吃一次不过合人民币不到三十元,还有免费的茶水喝,我想这是和日本占领台湾四十年有关系的,台湾的日本餐做得都有水准,价格比哪国都便宜。还有珍珠奶茶,一定要买那个推车买的,试过店里卖的,总觉得味道不正。还有华西街的小吃看上去不太卫生,西门町的胡椒饼很好吃。我还喜欢台北车站上层的炒面,很对我的胃口,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去鼎泰丰老是要排队,楼面窄小,最高的竟要爬四层楼梯。但那里的小笼包我觉得水平比上海城隍庙的差了一点点,可能还是人太多的缘故,不过那里的生煎包味道很好,其实台北很多店的上海小龙包都可以一尝,价格都比鼎泰丰的便宜。在北京也去过鼎泰丰一次,装修比台湾的店好多了,但手艺不行,价格比台湾还贵。还试过两种在国内没吃过的东西,一种是甜不辣,甜不辣用白萝卜熬成汤底,再加入鱼丸、鱼板和油豆腐等同煮,有点类似日式的关东煮。但配以略甜的米酱,可算是台湾独家。内行吃法是把碗里的料吃完后,再向老板要一碗清汤,连同米酱慢慢啜饮干净,十足暖味。吃完我也没好意思再要清汤。还有一种是猪雪糕,是在路边卖的,是用猪血混着糯米蒸熟,两面刷上酱油膏和辣椒酱,一面沾花生粉、一面沾香菜,就是可以边走边吃的街边小食。十分浓郁厚实的口感,吃起来还不错。台湾的环保做得不错,九十年代就见不到白色的塑料饭盒了,很多地方包括火车上,都是用可溶解的纸质饭盒。
还有一件事,第一次去时,由于国内去那边的人少,在打的士的时候,特别是在高雄,总是被问到你是不是大陆来的,虽无恶意,但也感觉有点唐突,后来去时,可能是去的人多了,也没人问了。
两次去台湾,去了最便南边的垦丁还有东海岸的花莲,都觉得值得一去,还有太鲁阁公园也不错。希望下次有机会再去时,去去那些没去过的地方。
地处台湾最南端的垦丁对高雄人来讲,好象是后花园一样。就算不是高雄人,到过高雄的也多数来过垦丁。因为从高雄去垦丁比从台湾中北部去方便多了,在距离与时间上占了很大的优势。垦丁名称的由来是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清廷招抚局自广东潮州一带募集大批壮丁到此垦荒,为纪念这些垦荒的壮丁、而将此地命名为垦丁。
我也是因为来高雄才动了去垦丁的念头的,从高雄火车站前的客运站有直达的公交车到垦丁。那天正好是假日,车站里,去垦丁的人排起长长的人龙,估计至少要排近两个小时,当时我真有退缩的念头。后来看到车站附近有许多计程车司机在揽客,为了省时间,我壮着胆子和一对夫妇合搭一辆计程车去了垦丁,从高雄到垦丁大约要三个小时左右吧,一路上经过很多充满了南部特色小镇。
我们的计程车司机有嚼槟琅的习惯,路上停车买过一次槟琅,我们也就顺便见识了穿着暴露的槟琅西施。那时候,槟琅摊在台湾刚开始增多,西施们的着装上也没有到达现在的三点式、丁字裤和透明内裤的水平,不过就是着薄纱,坐高凳而已。据说南北西施的服装还有别,北部的喜欢若隐若现,令人遐想,南部的则作风直接大胆,使人血脉喷张。
据说西施们的月营业额都能上十万新台币,有的甚至达到几十万。而她们都收入也可以达到二万到八万新台币,超过了一般的服务业的收入。虽然她们卖的槟琅比那些普通槟琅摊上的贵很多,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中下阶层人士对她们还是不离不弃,冒死捧场。看来槟琅西施确实可以满足中下阶层的某种想象空间,成为了台湾一大奇景。据说在台湾,槟琅的产值已经超过了稻米,食用的人也超过二百五十万,而槟琅业界也有一百五十万人。槟琅西施有专门的服装设计,槟琅西施也有专门的选美活动。槟琅西施已成为了台湾某种特殊的文化的代表。
到了垦丁街内,那一对夫妻下车了,我独自一人了,那时由于网络还不流行,我手头关于垦丁的资讯极为有限,去哪里,看什么,基本一无所知。同计程车司机商量,是否愿意第二天带我游览一天垦丁,他爽快地答应了,真让我喜出望外。记得那时候付给他的费用,合人民币一天才不到三百元。
九十年代的垦丁纯朴而热闹,基本上没有什么夜生活。我走遍垦丁大街,除了酒店里,居然没有看到一家像样子的发廊,没有什么卡拉OK,更没有什么酒吧,也没有见到买旅游产品的商店。那时候,餐厅和小吃店已经有不少了,这是晚上唯一可去的消遣地方了。偶尔还见到过香港的旅行团。如果不是到处听到的闽南话,我真想象不到这是台湾的街头,倒更像身处于广东偏远的小镇。
现在的垦丁大不相同了,酒店和民宿(台湾对私人旅馆的称呼)比比皆是,餐厅小吃店里挤满了人,个性商店一间挨着一间,有了星巴克和麦当劳,路边纪念品摊档生意红火,广告牌挂满了建筑物。夜晚的垦丁有点像巴东海滩,霓虹灯闪耀,餐厅里不但有了LiveBand,还有了钢管舞,街边还有摊贩按摩,有的餐厅为了促销,还搞了比基尼之夜等之类的主题Party等等,变化之大,同过去垦丁真的不可以同日而语。总的感觉是少了一份纯朴,多了一份时尚。
原来朋友介绍的一家学校招待所已经客满,我只能住到一家民宿,房间干净,还有风扇,就是晚上蚊子极为猖狂,在击毙了十几个蚊子之后,还是难以入睡。幸亏老板娘送来了蚊香,蚊子才不来骚扰,我才得以进入梦乡。
第二天,司机早早来我的住处接我,交谈中我才知道,他的家就在垦丁,他的父亲是从大陆来的国民党老兵,陕西人,他在台湾出生,娶了当地的台湾女子为妻。他还带我到他家去坐了一会儿,他家是典型台南农村院落,院子里种着香蕉树,还放养着鸡鸭。木质的屋顶的屋内的光线比较昏暗,屋内供奉着妈祖,门口供奉着土地,墙上挂着他父亲在大陆时的几张照片,看来任何人对自己的根在哪里,都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我们聊了一阵家常,他父亲好奇的向我打听了大陆的近况,还热情地为我切了西瓜。
我们先到了一个码头,这是当地渔船停靠的码头,码头上都是渔民,基本上没见到游客。码头边有不少出海归来的渔船,还看到很多新捕的很新鲜的大鱼,很多还是红色的。对于从没见过鱼获的我,眼前的情景使我感到十分的新奇。渔民们都忙着搬运和卖出他们的鱼获,没人注意到我的存在。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后碧湖渔港。
接着,司机带我去了猫鼻头,猫鼻头位于台湾海峡与巴士海峡的分界点,与鹅銮鼻形成台湾南端的两个极点。猫鼻头的名称由来,是因为区内有一块珊瑚礁岩石,外形颇似一只蹲伏的猫,于是将此地取名为猫鼻头。猫鼻头是很典型的珊瑚礁海岸侵蚀地形,成片的裙礁海岸,乍看之下像是裙摆。猫鼻头海岸由于长期受到海浪侵蚀,形成了崩崖、壶穴、礁柱、层间洞穴等特殊海岸景观。
在我看来,猫鼻头和韩国济州岛的龙头岩倒有几分相似,类似的地质结构,都是岩石形成的奇景。我沿着小路走上高处的凉亭,眺望台湾海峡与巴士海峡壮观的海洋风光,眼下即是变化万千的裙礁海岸,惊涛拍岸场景壮观,远处则有鹅銮鼻灯塔、船帆石相应,开阔的视野令人心旷神怡。
从猫鼻头往回走,又去的第三个景点帆船石。从垦丁往鹅銮鼻公园的路上,邻近砂岛的海边,可以看到海中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珊瑚礁石,由远方看来,像是一艘帆船,因此有着船帆石的美称。船帆石的高度大约18米,原本是一块由附近台地滚落到海边的年代久远的珊瑚礁,由于它的岩质比附近的珊瑚礁岩坚硬,因此能够长期屹立在海中。船帆石附近海域,在早期曾经以鲸鱼喷水着称,邻近的香蕉湾,还曾经是捕鲸胜地,只是大量的捕杀已使得鲸鱼流连的胜况不再。如今船帆石成为一处赏鸟地点,经常有鸟类在此栖息、逗留。由于船帆石附近的水比较深,我还见到几个大胆的泳客在船帆石上往下跳水。在船帆石的路边,我还品尝了垦丁常见的植物—林投树的果子做成的茶,林投果茶。
最后到了鹅銮鼻公园。鹅銮鼻位于中央山脉尾端,与菲律宾隔着巴士海峡相望。鹅銮鼻公园内最著名的,是建造于公元1882年(清光绪8年)的鹅銮鼻灯塔。这是当时政府为了维护海上行船安全,特别聘请英国技师在此地兴建了这座灯塔。在建造当时,因为经常受到原住民的侵扰,于是在灯塔的基地附近建有炮台,围墙上还保留了枪眼,并且在灯塔的四周挖凿壕沟,由武装的士兵站岗守卫,这是世界上少有的武装灯塔。由于清军在撤离台湾之前,曾将灯塔炸毁,光绪24年一度重建。后来于二次世界大战时因轰炸而受到严重毁坏,日本投降后,再依照原貌修复。
鹅銮鼻灯塔是白色的,修建在山坡上,在茵茵绿草和蓝天的衬托下,塔身显得更加耀眼,这座高20多米的灯塔,内部设有旋转的透镜射灯,光度高达180万烛光,夜间每30秒钟旋转一周,能见距离超过20海里,是太平洋和巴士海峡交汇处的坐标。夜晚行经鹅銮鼻、龙盘公园等路段,可看见灯塔发射出的光柱,指引着海上的船只。这些光柱,也为恒春半岛上的游客,增添几许属于此地才有的特殊感受。
一天多的行程匆匆忙忙,走马观花,遗憾的是没有欣赏到关山夕照。垦丁的气候变化多端,感觉比台北热很多,风也大很多。回高雄的路上,还经过了风吹砂,据说也是一个垦丁特色。垦丁可以玩的地方还很多,象恒春古城、佳乐水、出火、南湾、森林公园、四重溪温泉等都可以一去。
恒春半岛的垦丁以她的的热带海洋风光,奇特的珊瑚礁岩,丰富的海岸森林和植物及垦丁街里既纯朴又热闹的景色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网易论坛-作者:-ESuV
相关链接>>
- 图片:去台湾旅游“必游景点”
- 图片:去台湾旅游“必买特产”
- 台湾著名旅游景点介绍:台湾八大景点
- 人民币-台币汇率查询
- 台湾风光图片之台北
- 2008年7月去台湾旅游
- 台湾旅游 台湾旅游景点介绍
- 台湾旅游指南:带您发现台湾的惊喜
- 台湾景点介绍:台湾著名风景名胜景点一览
- 台湾旅游指南:淡水小镇 让人沉醉
- 台湾旅游指南:全台湾10县市 吃喝玩乐一日游
- 台湾印象之南部行
- 台湾旅游:特色台湾游指南
- 探访台湾北部最古老的城堡“红毛城”
- “台湾游”最值得期待的七种体验
- 给你一个全面的台湾 宝岛台湾旅游必读
- 台湾旅游指南:台湾风味小吃(4)
- 台湾旅游指南:台湾风味小吃(3)
- 台湾旅游指南:台湾风味小吃(2)
- 台湾旅游指南:台湾风味小吃(1)
- 台湾三峡 游山玩水好地方
- 台湾!原来可以这样玩!
- 台湾旅游实用指南
- 台湾台币汇率币值常识
- 十条台湾精品旅游线路受旅游爱好者关注
固定链接 | 归类:台湾旅游 | 发布于:2006-04-03 07:18:10
上一页:博客炒作全攻略-ZT
Comment
- By 《狐尚》编辑约稿 on 2006-04-03 14:40:10
您好!我是《狐尚》旅游编辑,看到您的文章,觉得非常不错,想与您约稿,请与我联系:QQ:397971998,邮件: adzhao@sina.com.